您的位置 首页 时尚

深度 | Nike中国CEO掌舵后,ACG动起来了

ACG成为Nike转身的第二张王牌 作者 | Jeanine Zhao     编辑 | Drizzie   在户外热潮加速重塑格…

深度 | Nike中国CEO掌舵后,ACG动起来了

ACG成为Nike转身的第二张王牌

作者 | Jeanine Zhao     编辑 | Drizzie

 

在户外热潮加速重塑格局之际,Nike选择把关键的一张牌交给了中国。

 

去年10月,Nike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时任大中华区总经理、全球副总裁的董炜Angela Dong,出任Nike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并同时担任支线品牌ACG的全球CEO,引发市场密切关注。

 

自2005年加入Nike中国以来,董炜已在公司供职近二十年,历经多个核心岗位,被普遍视为最了解中国市场的内部高管之一。

 

此次任命赋予她双重使命,一方面继续推动Nike在中国市场实现新的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全面统筹ACG的全球业务,从产品研发到品牌布局,加速这一户外子品牌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崛起。

 

这也是中国高管升任全球品牌CEO的一次罕见任命。

 

从市场角度来看,Nike ACG在此后近一年间没有明显大动作,今年6月,ACG新的战略方向通过产品端首次显性落地。

 

美国Western States西部100超级马拉松的赛道上,越野跑者Caleb Olson夺冠并跑出历史第二快的成绩。但吸引舆论热度的却不仅是成绩,而是他身上那件看似“镂空”的短上衣,这件上衣正是由ACG研发推出的Radical AirFlow。

 

Radical AirFlow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将圆锥状透气孔精准分布在关键位置,加速空气流动与汗液蒸发,甚至比赤膊奔跑更能带来凉感。在设计层面,这件短上衣同样大胆,腋下、手肘与腰腹位置的切口设计,以及短款裁剪,不仅减轻重量,也让跑者能够轻松取用腰间装备,功能与先锋感实现了难得的统一。

 

与这款上衣一同亮相的,还有ACG Ultrafly第二代越野跑鞋。与前代相比,新一代最大突破在于对FlyPlate全掌碳板的改良。通过中轴将碳板一分为二,使其在复杂地形中更具灵活性与可控性。同时,全掌ZoomX中底让鞋体能随地形自然形变,兼顾缓震与推进效果。重量被控制在287克左右,却依然维持了坚实的支撑与抓地性能。

 

为了确保性能,Nike为Ultrafly进行了长达13轮、超过3万英里的实地测试,足见其战略地位。尽管据说Radical AirFlow是在两年前便开始投入研发,但是与Ultrafly一同作为品牌全新系列的专业装备,都被认为是董炜接手后交出的首份在产品层面的答卷。

 

深度 | Nike中国CEO掌舵后,ACG动起来了

Nike ACG Ultrafly越野跑鞋

 

上周,ACG又进一步将战略落在人的层面,正式宣布成立精英越野运动员团队(All Conditions Racing Department)。这支队伍汇聚了来自8个国家的22名顶尖越野跑者,其中既有Western States冠军Caleb Olson,也包括中国运动员韩光雄和任提。

 

作为产品研发的共同创造者,他们通过测试原型、提供反馈,甚至需要在极端环境中跑坏装备,来推动品牌不断迭代出更具专业性能的户外产品。

 

在官方的表述中,这一团队被称为“品牌的下一个进化起点”。它既是一个运动员共同体,也是ACG的研发机制。运动员的实战经验将直接流向Nike运动研究实验室,再回到赛道和山野进行验证,形成循环。Radical AirFlow上衣和Ultrafly跑鞋,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反复锤炼出来。

 

深度 | Nike中国CEO掌舵后,ACG动起来了

Nike ACG正式宣布成立精英越野运动员团队,作为产品研发的共同创造者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Nike的支线品牌,以往ACG在零售层面都相对保守,近日却在UTMB越野跑世界系列赛期间,在法国霞慕尼Chamonix开出独立快闪门店。店内不仅展示了新产品的核心技术与实验性原型,还邀请精英运动员们在现场试跑、交流心得,共同为品牌的创新背书。

 

因此,从人事、产品和渠道层面,ACG都在快速发力押注越野跑,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力求在户外性能的赛道上站稳脚跟,并有望成为推动Nike恢复增长的新动力。

 

而对ACG来说,初步显现的战略方向目的还在于应对其长期存在的核心挑战,即如何摆脱“机能潮流”带来的表层热度,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真正切入专业运动,建立起性能上的话语权。

 

要理解这一转变的重要性,就必须回溯ACG的发展轨迹。

 

ACG全称为All Conditions Gear(全地形装备),由Nike内部的创意团队于1989年创立。它诞生在美国第二次户外运动浪潮的背景下,Nike希望借助自身在运动鞋制造上的技术优势,打造一个兼具专业功能与创新设计的户外品牌。

 

早期的ACG不乏经典设计,如Wildwood和Son of Lava Dome鞋款,通过特殊的材质与鞋底技术提升户外适应力,成为全地形户外训练装备。

 

然而,它在市场上的走红,却并非完全源于专业性能。1991年,Tinker Hatfield设计的Air Mowabb意外成为ACG代表作,其大胆造型和混搭混材质引发市场追捧。随后,Steve McDonald设计了Air Revaderchi、Sergio Lozano设计了Air Mada等,圆润夸张的鞋型、撞色设计和复古感外观,让ACG在90年代迅速在街头文化和潮流圈出圈,逐渐从专业户外装备被消费成了一种时尚符号,进入到了更宽泛的市场。

 

深度 | Nike中国CEO掌舵后,ACG动起来了

1991年推出的ACG Air Mowabb鞋款

 

进入千禧年后,美国整体的户外运动风潮进入低谷,户外装备的市场热度逐渐消退,ACG的发展也随之陷入停滞。

 

潮流化的外观吸引了城市年轻消费者,却难以真正赢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信赖,功能性与舒适度的两头兼顾让产品在严苛环境下的表现未能完全达到专业标准。加之品牌缺乏清晰的全球战略,使得在美国市场以外的推广举步维艰。

 

随着时间推移,ACG的影响力逐渐下滑,其产品线更多依靠复古户外风格维系,且常常只在复刻潮流或限量发售中被提起。

 

转折点在2014年,Nike邀请加拿大著名设计师Errolson Hugh主导以NikeLab ACG之名的品牌重启,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他曾参与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项目,并于1992年联合创立ACRONYM服饰品牌,以城市机能美学见长。

 

在ACG体系下,他持续打造出科技运动鞋领域的巅峰之作。2016年推出的全新Prestos系列,以前掌V形凹槽、弹性网眼面料、钢制弹簧后跟扣片及全鞋身氯丁橡胶材质著称,更突破性地实现开合两穿设计,被众多爱好者奉为年度鞋款。

 

2018年,他更联合川久保玲推出ACG Nike Air Mowabb Comme des Garçons联名款。这款CDG Mowabb虽与现代版Mowabb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CDG通过夸张的拼接设计赋予鞋身更富动感的线条,并将ACG后跟标识替换为CDG徽标,使这款混血运动鞋整体呈现更高级的质感。

 

深度 | Nike中国CEO掌舵后,ACG动起来了

Errolson Hugh为ACG设计的Prestos系列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的ACG产品极具辨识度,不仅在潮流圈内重新受到追捧,也让品牌焕发新生。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消费者对ACG的认知停留在这一时期。

 

但也正是这种潮流化的标签,也让ACG长期徘徊在时尚与专业之间的尴尬位置。相比之下,当下的户外市场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始祖鸟凭借硬壳服饰在高山攀登领域建立权威,Hoka依靠厚底缓震鞋在越野跑和大众跑步赛道实现爆发式增长,Salomon更凭借越野跑的领先优势从小众逐渐迈向主流。

 

它们的成功路径有一个共通点,在特定细分领域完成性能突破,并由此掌握技术话语权,进而推动市场扩张。

 

更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的期待也在快速进化。今天的户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功能性,外观与设计感已成为产品能否打动市场的钥匙。

 

Salomon的登山鞋在Z世代消费者中被赋予“山系穿搭”的时尚属性,昂跑凭借轻量缓震的技术特质成功渗透都市通勤场景。而随后Hoka与昂跑又与时尚奢侈品牌联名,进一步证明只有当技术口碑稳固后,品牌才有资格谈破圈。

 

这正是ACG需要直面的核心矛盾。它若想真正成为推动Nike业绩复苏的新增长动力,必须摆脱“潮流附庸”的既成印象,在专业性能与时尚表达之间找到平衡。但这种平衡并非一蹴而就,市场边界的模糊不意味着所有品牌都能轻松跨界。

 

对ACG来说,关键不在于“既要又要”,而在于先用过硬的技术突破重塑专业性,再逐步延伸至生活方式场景。

 

越野跑正是这一战略选择的起点。相较于攀岩等相对小众、门槛较高的户外运动,越野跑兼具大众跑步的低门槛与户外环境的独特体验,增长潜力更大。近年来全球越野跑赛事数量与参赛人数呈指数级上升,在中国更是伴随大众跑步热潮与社交媒体传播而迅速扩散,从专业选手到大众跑团,形成了强烈的社群属性。

 

因此,ACG将首个突破口锁定在越野跑,既是顺应全球市场趋势,也是利用中国的特殊机遇。董炜作为长期深耕大中华区的高管,深知本土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赛事文化,她的任命不仅意味着Nike 对中国户外浪潮的重视,也为ACG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试验场,在全球战略中把中国市场作为新产品创新与用户验证的第一站。

 

深度 | Nike中国CEO掌舵后,ACG动起来了

崇礼168超级越野赛赛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7月ACG独家冠名赞助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越野跑赛事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吸引了近2万名跑者报名,选手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参赛人数同比增加15.7%。该赛事带动超17万人到崇礼观赛,不仅成为ACG打造声量的窗口,也验证了Nike押注越野跑赛道的决心。

 

然而,赛事结果却揭示了另一层现实。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在参赛者的鞋款选择中,国产品牌凯乐石FUGA以42%的穿着率断层领先,Hoka与Salomon虽紧随其后,但穿着率仅分别为21.9%和7.7%。在竞争最激烈的168公里、100公里和70公里组别领奖台上,凯乐石更以6名运动员的选择占据压倒性优势,而国际品牌Nike和adidas仅分别有3人。

 

由此可见,ACG虽能通过重金冠名快速制造声量,但要将这种关注真正转化为专业口碑和用户忠诚,仍面临不小的挑战。对于年营收超过400亿美元的Nike来说,ACG的重启为集团的转身赢得了时间,却同样意味着沉重的业绩压力。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Nike Win Now”计划的稳步推进,集团整体已经看到了复苏的曙光。据时尚商业快讯,在截至5月31日的2025财年,Nike第四季度营收下降12%至111亿美元,全年营收下降10%之463亿美元,其中,大中华区全年营收65.85亿美元,第四季度14.76亿美元。

 

尽管北美、大中华区及EMEA市场销售额均出现双位数下滑,但降幅已基本控制在预期区间内。公司管理层也表示,随着Win Now计划进入新阶段,外汇波动、关税成本上升及全球消费疲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

 

由于第四季度季度营收表现连续第二个季度超分析师预期,虽然Nike整体仍在下探过程中,但是市场对Nike的转身态度在过去两个月内迅速转变。Nike的股价在今年4月以来逐步回升,在第四季度业绩报告发布后更双位数飞升,年初至今股价已经回归近6%的正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ACG的重启不仅是Nike在户外赛道的一次战术选择,更是其品牌重塑与增长战略的重要支点。

 

在Nike的翻身叙事里,ACG在中国先发的动作,或许就是撬动全球的第一颗增长齿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热点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dianxinwen.cn/51005.html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