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宏观

持续释放内生动力 提升中国资产韧性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日前,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爆雷”,搅动全球资本市场。中国资产则因经济内在稳定性与全球资本再配置共振, 再度彰显韧性十足。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非农…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日前,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爆雷”,搅动全球资本市场。中国资产则因经济内在稳定性与全球资本再配置共振, 再度彰显韧性十足。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非农就业增长放缓,劳工部还大幅下修5月和6月的新增非农就业数据,劳动力市场显著降温。数据公布当日,美股三大指数下挫,美元指数单日大跌逾100点,黄金价格再度突破3300美元/盎司。相比之下,中国资产走出独立行情,8月4日,A股、港股主要指数稳中有升,这背后是多重结构性力量的支撑。

一方面,自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以我为主”的导向越发明确,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统筹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结构优化,政策的定力为市场提供了“稳预期”的基石。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持续释放,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新消费亮点频现,新产业加速成长,新动能澎湃迸发,高质量发展引擎强劲,不断提振投资者信心。

外资机构也以实际行动投出“信任票”,一边对相关上市公司进行密集调研,一边唱多并持续上调中国股票评级。如高盛年内已经多次上调中国主要股指目标点位,持续维持对中国股市“超配”立场。

人民币资产“磁性”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特别是5月、6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显示全球资本配置境内股市的意愿增强。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本质上是全球经济周期切换的缩影。中国资产的韧性亦非偶然,而是政策定力、经济结构升级与全球资本再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全球资本转向“多元配置”和“寻找价值”,中国资产的低估值、经济政策的广阔空间与科技创新潜力,恰与这一趋势形成共振。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政策效能持续释放、科技创新不断突破,这种韧性有望释放对全球资本更大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热点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dianxinwen.cn/47708.html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