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宏观

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双降”之外的政策深意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陶川…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陶川表示,此次发布会“既赶早也赶巧”,为4月政治局会议后稳市场、稳经济的宏观政策奏响序曲,其中“双降”虽引关注,但背后政策信号更为关键。

“赶早”“赶巧” 政策布局有深意

陶川表示,“赶早”是借鉴去年“924”开盘前释放利好的成功经验,此次“一揽子金融政策”对市场影响将更趋平稳持久。“赶巧”则因中美经贸谈判在即,稳定市场预期对争取谈判主动至关重要。

“双降”超预期 降息释放新信号

市场对发布会第一反应聚焦央行“双降”,其中降息超预期,降准则在预期之中。陶川分析,降息空间此时打开,一是4月PMI已体现外部变化对出口的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或加大,降息是货币政策“未雨绸缪”;二是汇率约束打破,美元走弱、美国关税谈判释放积极信号,人民币汇率升值,响应减轻了国内货币宽松压力。

此外,住房公积金利率下调,后续房地产需求端刺激政策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与去年“924”发布会相比,本次利率调整幅度有限,但房地产支持政策加码,是对4月政治局会议“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等要求的迅速落实,在地产修复动能“平缓”背景下,释放出稳地产积极信号。

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 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面对内需不足和出口冲击等结构性挑战,结构性货币政策“多管齐下”。本次发布会上,央行新一轮结构性工具部署呈现“量扩价廉”特征:创设多项再贷款工具,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普遍下调再贷款、PSL等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与总量降息配合,进一步压降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同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量政策“未完待续”。4月政治局会议和国新办发布会均提及“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随着后续外部冲击可能的进一步显现,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将成为稳定国内投资的重要抓手。回顾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提振效果显著。

金融政策“先行” 财政政策或接力

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是政策助力服务消费的重要一步。货币金融在服务消费领域“先行先试”,若政策效果显著,将为财政支持消费打开更大空间,体现“边探索、边实践”的政策思路。不过,考虑到当前财政仍有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存量政策未完全落实,财政支持服务消费的增量政策或于年中释放。

资本市场“稳”“进”兼修 筑牢市场根基

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体现“稳”与“进”。在“稳”方面,吴清主席表示,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同时有央行作为后盾,市场底部企稳态势基本确立;在“进”方面,随着《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公募基金将更突出以投资人最佳利益为导向,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上进一步发力。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热点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dianxinwen.cn/28829.html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