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 程帅星 文图】9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大河财立方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获悉,河南实施“人工智能+”“一转带三化”等行动,累计建成智能车间、智能工厂1685个,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9个、接入设备产品2227万台(套),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2%。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夏志胜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近年来,全省上下立足沿黄地区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有力步伐,表现为“四个加快”:一是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二是传统产业加快“焕新”,三是新兴产业加快壮大,四是产业集聚度加快提高。
沿黄地区是河南科教资源富集区,全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建设整体起势,黄河、嵩山、神农种业、龙门等实验室揭牌运行,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建设,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提升到77.76%。
“沿黄地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产业占比较重,我们坚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夏志胜介绍,郑煤机超大采高智能液压支架、中信重工智能自磨机、中铁装备大直径盾构机领先全球,郑州、洛阳入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流域内193个项目获“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数量和投资额分别占全省67%、69.1%;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发布重点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全省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210家、绿色工业园区7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7家,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达85.6%。
夏志胜表示,全省充分发挥沿黄地区能源、人力人才资源和重大创新平台叠加的优势,聚焦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增长引擎,郑州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超聚变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建成投产,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加快建设,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4.8%、14%,较2020年分别提高2.4个和2.9个百分点。
“沿黄地区产业园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我们加快推进企业和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值、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超五成、六成、八成,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九成,郑州市信息服务业、下一代信息网络成功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夏志胜说,下一步,将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推动沿黄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向“新”发力、向“绿”而行,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彰显黄河地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