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商业Daily / 2025年9月26日
Brunello Cucinelli引发做空风波,奢侈品估值的信任出现裂缝。
据时尚商业快讯,意大利奢侈品牌Brunello Cucinelli股价周四在米兰交易所暴跌15%,创下2012年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导火索是一家名为Morpheus Research的做空机构指控该公司在俄罗斯市场存在违规销售,并通过折扣渠道消化库存。
尽管公司否认所有指控,并强调合规性与战略一致性,但市场反应表明,奢侈品股的估值体系远比表面财报数字脆弱。
奢侈品行业的资本市场逻辑,长期建立在稀缺性和信任的双重溢价之上。投资者愿意给予Brunello Cucinelli高于行业平均的估值倍数,不仅因为其营收与利润的稳定增长,更因为它在十余年里坚持全价销售、构建稀缺氛围,令其成为爱马仕模式下的少数柔奢代表。
然而,一旦这一叙事出现裂缝,风险溢价会被迅速重新定价。Morpheus的指控之所以引发股价重挫,不在于俄罗斯业务本身对营收贡献微小仅约2%,而在于其挑战了品牌最核心的资产,那就是价格控制权与声誉。
对于奢侈品企业而言,哪怕只是被怀疑在折扣渠道出现过量商品,都会对估值形成致命打击。
财务数据显示,Brunello Cucinelli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0.2%至6.84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至7670万欧元,表现远优于大多数欧洲同行。管理层亦维持全年约10%的营收增长预期。然而,市场并未安心,对于奢侈品股而言,强劲的短期业绩无法对冲叙事上的裂痕。
投资者担忧的并非单一季度的利润,而是一旦品牌稀缺性和全价销售策略受到侵蚀,Brunello Cucinelli是否还能维持其估值溢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其市盈率可能被迫向更大众化的奢侈品牌靠拢,从而引发一轮系统性重估。
资本市场的剧烈反应揭示了一个核心事实,奢侈品行业的股价并不是单纯的财报映射,而是品牌信任的金融化定价。一旦信任被质疑,再亮眼的增长曲线也难以稳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