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姣】9月1日,国家电影局正式发布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票房数据: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19.66亿元,观影人次3.21亿,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
档期内票房前5名影片分别为:《南京照相馆》28.9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捕风追影》8.79亿元,《长安的荔枝》6.78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元。
在经历春节档后的市场疲软后,这一“低开高走”的成绩单,不仅为全年电影市场注入信心,更折射出中国电影在内容提质、产业模式与受众结构上的深层变化。
从“慢热”到“长尾”:2025暑期档走出修复曲线
今年暑期档共有100多部影片上映,涵盖历史、动画、喜剧、动作、悬疑等多种题材类型。
在题材、数量供给丰富的背景下,今年暑期档开局并不算顺。6月档期过半时,多部被寄予厚望的种子选手票房未达预期,大盘一度依赖进口片支撑,甚至有从业者感叹“市场又遇冷了”。
转机出现在7月中旬。《南京照相馆》以“用镜头记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独特视角切入历史题材,上映首周便以黑马之姿登顶单日票房冠军;随后,《浪浪山小妖怪》带着二维动画的“中国风”,迅速点燃亲子与年轻观众的热情。两部影片口碑持续发酵,带动档期单日票房从7月18日起连续39天破亿。
档期的“逆袭”,核心驱动力来自内容质量的提升。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2025年暑期档共有《南京照相馆》(8.7分)、《浪浪山小妖怪》(8.5分)、《罗小黑战记2》(8.7分)、《捕风追影》(8.2分)、《戏台》(8.0分)、《F1:狂飙飞车》等6部影片豆瓣评分超8分,且多部影片上映后口碑持续发酵,出现“观影后评分上涨”现象——《南京照相馆》上映首周豆瓣评分为8.4分,档期结束时升至8.7分,印证了优质内容的长尾效应。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历史剧情片广受关注;国产动画电影更是大放异彩——《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两部二维动画电影都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并且覆盖全年龄段观众。”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向大河财立方记者介绍,《浪浪山小妖怪》上映两周即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最高纪录。
而在观众构成上,今年暑期档则呈现差异化特征。陈晋介绍,《南京照相馆》30—39岁女性观众占比突出;《罗小黑战记2》25岁以下年轻女性观众集中,《戏台》则吸引超四成年长观众。“此外,《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多人结伴观影比例显著,亲子组合成为主流。”
在区域分布上,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华东地区表现亮眼;值得注意的是,《南京照相馆》强力激活三、四线下沉市场,而《长安的荔枝》《戏台》等喜剧片在北方地区表现突出。
此外,《浪浪山小妖怪》不仅影片本身票房表现亮眼,上映首日周边销售额破700万元、角色玩偶卖到断货、盲盒产品出售超300万只。
“今年暑期档再次证明,只要内容好,什么类型的影片都能‘破圈’。”郑州一连锁影城经理告诉记者,《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用市场表现打破了一些市场偏见。
上半年成绩单发布:上市公司业绩冰火两重天
暑期档期间,影视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悉数发布。
最亮眼的当数光线传媒。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堪比“印钞机”,不仅刷新中国影史纪录,也带飞了出品方光线传媒的业绩。光线上半年营收32.42亿元,同比增长143%;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暴增371.55%。
大河财立方记者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悉,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透露,《哪吒2》带来的GDP增量估算超2000亿元,最终《哪吒2》的衍生品销售额将达上千亿元。
万达电影则通过对“超级娱乐空间”的生态布局实现稳健增长。上半年营收66.89亿元,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7%和372.55%。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院线龙头,万达电影全国TOP100影院市占率从去年的47席增至51席;潮玩IP与影视周边IP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周边产品上架5天即售罄,并对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等影片进行“观影+衍生品”模式复制。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拿到了好成绩。A股影视龙头中国电影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19.13%,净亏损1.1亿元。
上半年中国电影主导或参与出品并投放市场的电影共14部,累计实现票房60.82亿元。其中主出品影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及参投出品的“唐探”系列电影《唐探1900》《酱园弄·悬案》等,均表现平平。而其主导的《南京照相馆》,成为今年春节档后首部票房超过20亿元的电影,有望对中国电影接下来的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上海电影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62亿元,同比减少4.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376万元,同比减少22.18%。
北京文化今年上半年净亏损2.33亿元,亏损额超过2024年全年。公司主投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累计票房12.38亿元,位列春节档第三,但与前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26.36亿元的票房仍有差距。
曾经的“影视一哥”华谊兄弟,上半年营收为1.53亿元,同比减少50.37%;净亏损为7443.68万元。
“从这些影视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一位影视行业分析师直言,大家已经不再唯“明星”“大牌”论了,若没有核心内容支撑,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全年500亿目标可期?行业期待“常态化复苏”
截至目前,202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已突破400亿元,其中国内票房392.3亿元,超过去年同期。
实现全年500亿目标胜算几何?
业内对后市持谨慎乐观态度。陈晋认为,今年暑期档良好的成绩,为全年票房冲击500亿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暑期档的最大意义,是验证了‘内容为王’的长期价值。当市场不再依赖‘爆款赌局’,而是专注于打磨剧本、创新类型、深耕观众需求,复苏会是可持续的。”上述影城经理说。
但也有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今年以来电影院线持续承压,虽然目前大盘已经超过了去年,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前年的水平。热门档期和大制作影片仍能吸引大量观众,但日常观影频次面临挑战。暑期档票房最高的《南京照相馆》也不到30亿元。”他认为,在电影市场或已进入到平稳发展的时期,市场可能需要更新更有力的作品持续供给,行业期待“常态化复苏”。
从《南京照相馆》的泪点到《浪浪山小妖怪》的笑点,2025暑期档用119.66亿元的成绩告诉行业:电影市场的春天,从来不是靠某一部片子“救市”,而是靠无数创作者用诚意浇灌出的内容。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责任编辑:张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