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宏观

河南省淅川县驻村第一书记:产业振兴当先锋

日前,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渠首庄园农家乐,网红小火车满载笑声掠过,游客举着手机追逐落日余晖。“今年生意不赖,店里客人越来越多!”贾晓东冲着隔壁桌熟客扬声道,“这好日子,多亏了咱穆书…

日前,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渠首庄园农家乐,网红小火车满载笑声掠过,游客举着手机追逐落日余晖。“今年生意不赖,店里客人越来越多!”贾晓东冲着隔壁桌熟客扬声道,“这好日子,多亏了咱穆书记!”

他口中的穆书记,是河南省委组织部派驻武店村的第一书记穆洪竹。初到九重镇武店村时,他面对的是“有山不能开、有水不能渔”的困局。

贾晓东清楚记得,穆洪竹第一次召集座谈就在黑板上画出了“1+2”产业蓝图:“生态种植打底,饮用水加工和乡村旅游发力!”话音未落,不少人直摇头:“环保红线卡得死死的,还能折腾出啥名堂?”会场陷入沉寂,穆洪竹起身推开窗户,指着汤山层叠的新绿:“乡亲们!五年前光秃秃的石头山,如今不也披上绿装?路子对了,石头缝里也能开出花!”

方向既定,干字当头。穆洪竹奋力奔跑,一刻不停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他蹲在石榴园研究土壤改良;帮助饮用水厂扩大销量,他一天时间辗转3个城市、对接8家单位;建设渠首庄园,他顶着烈日指挥安装游乐设施……

汗水浇灌丰收图景。1800亩软籽石榴压弯枝头,新建鱼塘波光粼粼,岸畔鲜花正艳。贾晓东看着农家小院坐满尝鲜的游客,满脸笑意:“跟着穆书记干,暑期月营业额能破三万!”更让村民踏实的是产业链的延伸——蝴蝶兰基地的组培室提供80个技术岗位,美食苑的凉粉摊让留守老人日赚两百元,连石榴剪枝都成了持证上岗的俏活。

“穆书记,给您做了条最肥的丹江鱼!”厨房里贾晓东的吆喝随风传来。灯火阑珊处,这声质朴的呼唤,丈量着从山水风景到美好钱景的最短距离。2025年武店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超过70万元。

九重镇邹庄村的西瓜、甜瓜喜获丰收,驻村第一书记崔丽平顶着烈日,忙着为乡亲“代言”;老城镇冢子坪村驻村第一书记高有峰,四处奔波,为村里的杏李产业拓宽销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们牢牢牵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破瓶颈,育产业,激活乡村经济内生“造血”动能,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目前,淅川发展生态林果23万亩、食用菌3500万袋、中药材14.7万亩,精品民宿12家、农家乐700余家,带动就业3万余人。(卢晋荥)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热点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dianxinwen.cn/40590.html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